這兒「本土」指的是台灣,也就是關於台灣的「本土文學」,以一種適當的描述方式去表達出台灣過去、今日、未來的文學;這篇文章說是討論「文學」,但其實想談的卻是文學中較浮面的東西,又或許可說是文學裡最基礎的部分——也就是「本土語言的文字」,有些人稱之為「台語文」。
  直接用文字去表達出「媽媽的話」是很重要的,當很多人在那爭執布袋戲是否算本土文化時,卻沒誰發現,其實我們始終沒有一套統一規範的文字可以用來無礙的寫出日常台語——看到沒,這就是所謂的「何不食肉糜」,大家根本就搞不清楚真正問題所在,這就是淺碟文化了。
  我一點都不想嘲笑台灣本土文化,但事實上,台灣本土文化目前正處於極端尷尬的窘境上,進退不得。什麼是台灣本土文化,是先民文化,是鄉土文化,還是混合過的七十、八十年代甚至西門町搖頭文化?這些先不急著討論,在沒有自己文字的狀況下,文化只會慢慢被腐蝕、融化、靠攏,說什麼「講媽媽的話」全都是在自欺欺人。
  在扁政府上台時,一度我們曾經給予極大的期望,希望能出現一套有制度的「標準台語用字」;經歷了四年後,我們發現沒人在乎文化這玩意,文化似乎只是選舉時被用來亮個相強暴、強暴的,就像張俊雄先生的姨太太(當初)在必要時得上場剃個頭一樣。這讓我想到綠營一位立委自嘲跟我說的:「我不是沒有文化,只是錢太多了,所以看不出文化而已。」
  扁政府真的完全沒在這上面著力嗎?其實是有的,但因為根本就沒在意過,所以這「著力」最後反成了「災難」,讓台語文開了五十年倒車,比一九四九年前還慘,把本來就混亂的台語文搞得更亂,更無所適從。我試著翻了翻小女的台語課本,老實說真的是胡說八道,其中你完全抓不到一個準則,就像是有一百零八個學者同時創造出一百零八種台語文一樣。
  你完全無法想像有人會這樣暗中謀殺自己的母親,他甚至還是靠自己母親苦難當選的呢!
  我認識一些慣於用台語文創作的文友,有些是教授,有些是家庭主婦,但卻沒有任何政府官員。有位算是退休的家庭主婦,甚至定期出電子報研究討論台語文,其熱情真可以讓那些教育部的官員們跳樓自殺。這些朋友們的政治光譜各異,從深藍到深綠,但提到台語文時臉色一律都是慘白。
  如果有人真的有人想要在這土地上建國,那你必須得擁有屬於自己的文化;於是艾默生綜合了法國蒙田思想,改造了美國,使之在文化上獨立,與英國有所區隔。如果你不能放棄中國過去五千年歷史文化,那獨立只是個幌子,終究你還是要被對方統一。
  沒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是很誘人,以一個文化人來說,擁有五千年簡直是叫做家財萬貫;但既然想要獨立成姓,那麼又怎能同時依戀著舊日情懷?在世界所有獨立出去的國家都是這樣,必須要擁有自己的獨一文化,而不是依附舊文化,依附根本就是打從心底的偏安,偷偷想著將來我們終將統一。
  獨立不獨立並非是我們真要談的,我認為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片土地,我居住的土地。這世界最受不了的就是那種兩面人,喊獨立只是為了一己私慾,獨什麼?連文字都沒有還想獨,有沒搞錯?最可笑的是,還一堆文化人跟著搖旗吶喊本土化,本土個頭啊!
  好了,道理談完讓我們瞧瞧實例,看看台語文被我們怎樣虐待的:

  一般來說,有一派文化人強調台語(這部分可以說閩南語嗎?被綠朋友戴紅帽子戴得怕了)是中國古音,所以台語大多可從古漢字中找到(只是「大多」,且慢慢從「大多」轉成「一般」了),且更優雅。例如:「汝=你」;「伊=他」;「阮=我們」;「一寡儂=一些人」;「啥儂?=誰人?」這些古漢字現在北京語(可以說國語嗎?被綠朋友戴藍帽子戴得怕了)不大用到,但在台語裡卻是非常普通。
  有另派較激進的文化人,希望全面解放台語文,用羅馬拼音來取代。他們認為只要是漢字就是外來語言,凡寫漢字者就是通蔣、通毛、通匪、通敵,其實這點我滿贊同,做人就是要有志氣,用漢字的人其實都是不愛台灣的。例如::「li2=你」;「i=他」;「gun2=我們」;「cit8 kua2 lang5=一些人」;「sann2 lang5?=誰人?」
  兩者各有利弊,前者需要的革命(革別人的命)似乎少些,但後者較能因應時代或特殊情況下衍生出新的詞語——這點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除了台灣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怪了,在不願意造字這點上,兩國可算是完全統一、心意相通),字彙一直在增加,造字行動始終未曾停止。
  以漢字來表現台語文時,常出現找不到對應的字來,例如:「koh 又、再」;「kah 得」;「sann2 hue3 什麼?」;「an3 cuann2 怎樣?」等等。
  於是有人會用近音但不同義漢字取代,例如:「閣=koh=又、再」;「甲=kah=得」;「啥貨?=sann2 hue3=什麼?」;「按怎?=an3 cuann2=怎樣?」。也有人直接就注音文了,例如:「ㄍ=koh=又、再」……注音文是新世代常用的語言,這可不能隨便批評,除了藍紅帽子外到時還要被加上個老頑固的帽子。
  我不太喜歡漢字裡摻雜羅馬拼音,是有一派這樣幹的,但總感覺不倫不類。不要說字的美觀全消失了,就連政治立場也讓人懷疑得緊,我老認為這些人是同時收了獨派跟統派的好處,半點原則均無。
  還有一派,也是目前最流行派,便是使用所謂的台灣國語(台灣北京?閩南國語?閩南北京?)來表達台語文。例如:逢到「我」字便改成「偶」,或是故意文法錯用,「找醫生看病」改成「給醫生看」。這類我不太推薦,因為萬惡的共匪已經悄悄的也在用了,對岸的「不太憤青」超愛用「偶」這個字,真是不知羞恥(會被戴綠帽子嗎?這可難過了)。

  好了,無論怎樣,我們親愛的扁政府官員們好歹給大家一個標準好嗎?用古漢字外加造新字,舉全國(台)學者之力不會太難;要是廢除漢字全面按規定用羅馬拼音,更快,聽說XX教會早準備好全套的了……無論怎樣,這種事情別一拖再拖了,萬一下次選舉,該死的藍營小馬哥被開兩槍不小心執政了,又要讓我們期待多久才會有標準的台語文出現呢?
  前些日子,我突發奇想的認為某篇文章似乎用台語發音更能表達出其精髓,而我一直自認台語使用的不比國語差……於是,我便開始積極的進行所謂的本土化了。這是篇被邀稿的文章,文長約僅六千字,在經過了兩天的努力後我宣布無條件投降全面放棄。
  讀寫合一對文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什麼是寫文的基礎?首先是要能念,凡是念不順的就不是好文章。如果我要寫一段關於一位鄉下老農的對話,首先這段話必須要能被讀出來,現在的創作多半是假設大家都說國語,這很不合理……於是「台語文」在一般文學創作裡就很重要了,更別說是本土文學。
  在香港,這方面就做得非常成功——這兒我並不想討論「與世界接軌」這回事,當然,台語文過份發展最終一定會導致與華人世界出現隔閡,降低競爭力……關於文化這種事情很難兩全,我始終看不出幼童英文教育的重要,台語文教學應當佔語文教學的一定比重。而我認識的香港朋友多半能同時寫流利的中文與粵文外加英文,或許我們低估了孩子的學習能力,這點可能要交由專業學者評估。
  無論是否要將台語文納入正規教育體系,一本部頒的「標準台語文字典」是絕對必須。在這點上,我真的很想聽聽執政當局,以及那些無條件擁扁的朋友們要怎樣解釋。失去文化的台灣,是沒有根的,今日繁盛,但又能撐得了幾代?
  多關懷點文化,少搞點鬥爭,在這部分我們已經落後世界太多了。前些日子我見兩岸網友在論壇上互爭自己是中華文化之正統,真好像只要使用繁體中文就是有文化似的……兩岸中文力衰退是共同的,教育單位忽略文學創作是共同的。對岸在文化的改革上我不清楚,但台灣教育當局這些年在文學上最大的成就是——此後「尷尬」可以讀成「監介」而不算錯……套句新世代語言,真是有夠給他「泣」,還是「泣」到「斃」啊!

謬西 2004.07.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謬西 的頭像
    謬西

    瘋狂打字工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