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明,我相信、同時我也不相信《聖經》裡的敘述,如我一貫所說:「我知道什麼呢?」這裡,相信《聖經》的朋友可以將其視為是真理,而不相信的人可以視之為故事。而相信《聖經》的朋友請容許我暫且把其歸類於文學,畢竟在文學界裡《聖經》依舊是「聖經」,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重要」或「最偉大」的一本著作。
  底下所述經文均為《聖經.創世紀》,不再註明。

亞伯蘭的妻子撒萊不給他生兒女。撒萊有一個使女,名叫夏甲,是埃及人。

  撒萊對亞伯蘭說:「耶和華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她得孩子。亞伯蘭聽從了撒萊的話。(十六章.一至二節)
  亞伯蘭後來改名為亞伯拉罕,為多國的父;而撒萊後改名撒拉。上帝曾應許讓亞伯拉罕的子孫:「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你的後裔將要如此。」但連一個孩子都沒有的情況下,這應許顯然有極大問題。於是撒拉自作主張把使女夏甲配給丈夫,期望能延續後代。
  夏甲懷孕後輕視撒拉,於是:「撒萊苦待她,她就從撒萊面前逃走了。」這時上帝的使者找到夏甲,說:「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
  並說:「你如今懷孕要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就是上帝聽見的意思),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
他為人必像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十六章.十一至十二節)
  後來撒拉終於在停經後生出一子,叫以撒。這時有了爭議:「撒拉看見埃及人夏甲給亞伯拉罕所生的兒子戲笑,」就對亞伯拉罕說:「你把這使女和她兒子趕出去!因為這使女的兒子不可與我的兒子以撒一同承受產業。」於是夏甲和以實瑪利被逐。
  夏甲在別是巴的曠野走迷了路,大哭,這時上帝使者顯現──
  起來!把童子抱在懷中,我必使他的後裔成為大國。」
上帝使夏甲的眼睛明亮,她就看見一口水井,便去將皮袋盛滿了水,給童子喝。
  上帝保佑童子,他就漸長,住在曠野,成了弓箭手。
  他住在巴蘭的曠野;他母親從埃及地給他娶了一個妻子。(廿一章.十八至廿一節)

  這以實瑪利就是現今阿拉伯人的祖先(有點爭議,有人類學專家認為阿拉伯人士非利士人後裔,但阿拉伯人認為是詆毀)。承受亞伯拉罕產業的以撒後生二子,長子以掃(後把長子名分賣給了雅各)的後代是現在約旦人,承受以撒名分的雅各(雅各是「爭」的意思,所以猶太人這樣會做生意?後他奉上帝命令改名叫以色列)的後代是以色列人(當時還沒有猶太人的稱謂),以色列又生了十二個兒子,為以色列人的十二支派。
  以上經文為猶太教、基督教、回教(依出現次序)共同信奉,回教基本上是承認《聖經》的,在這裡唯一差別是底下這段經文──
  上帝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廿二章二節)
  阿拉伯人記載亞伯拉罕獻得是以實瑪利。
  這整段很重要,因為這次亞伯拉罕毫不猶豫聽命的行為,所以上帝指著自己名字起誓:「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所以猶太人跟阿拉伯人在這部分爭議極大,也就是爭議之後繼承祝福的是以撒還是以實瑪利。

  我們可以注意到,目前中東情勢基本上就是長子名分之爭。到底以實瑪利是長子還是以撒是長子?今天,有誰會以為阿拉伯人與猶太人是同一民族?但他們確實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信奉著同一個上帝,甚至相信幾乎一樣的聖典(請自行查閱關於三大宗教對經典的詮釋),所以廣義來說他們確實是一個民族。
  如果你讀過《天方夜譚》就會知道,回教世界裡的人常會以所羅門王作為一個傳說的重心,《阿拉丁神燈》的巨人就是指著所羅門王的名起誓,辛巴達也是。而所羅門王就是以色列的第三個王,也是歷史公認古今中外最聰明最偉大的王(只是後來以色列就毀在他的手裡)。
  漢人,什麼是漢人?唐太宗李世民是純種漢人嗎?
  猶太人曾經數度經歷大混血,有人認為摩西根本就是埃及人……這點不論,但起碼《聖經》裡記載摩西的妻子是埃及人。回頭我們瞧瞧猶太人自以為傲的純正血統──目前猶太人的稱謂其實是很狹義的,比中華民族還要狹義個千萬倍,通常是指南猶大國遺民而非北以色列國(因此稱為猶太人,而非以色列人)。
  公元前五八六年,南猶大國被新巴比倫滅亡後(北以色列為亞述所滅),一部份被帶到新巴比倫,較貧窮的的下層人民無處可逃外加較無危險性所以留在原地。新巴比倫從各處移民來巴勒斯坦處,因此造成了嚴重的混血。
  公元前五三八年,波斯滅了新巴比倫,波斯王居魯士為了對抗埃及和希臘,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親波斯的地方政權──公元前五三八年釋放一批當時被抓到新巴比倫的以色列人。公元前四四五年,波斯王因為希臘威脅,任命以色列人尼希米為猶大省省長,重修耶路撒冷城牆──這尼希米就是那著名的要求混婚的猶太人必須和異族妻子離婚那個(史上最大的集體離婚事件)。從此開始,以色列人才自稱猶太人,以別於那些血統不正的;在這之前的混血,則被忽略。
  回頭我們瞧瞧耶穌基督的血統(屬人),耶穌被稱之為大祭司,他的血統應該要純,必須直溯到摩西的哥哥亞倫(第一個祭司,但神學上耶穌才是第一個祭司,或神秘的麥基洗德)。但耶穌族譜裡有兩個出名女性──喇合是迦南人,就是出名耶利哥城之役的那個妓女;另一個是路得,路得是摩押人(亞伯拉罕姪兒羅得的後裔,所多瑪事件的那個羅得)。
  因此來看,血統、文化、宗教並不能阻止族群合併,同時也不能保證族群不分為二。真正造成問題的是出在驕傲、猜忌、利害關係。且越是相近的,問題就越大。
  有人會說英、美同出一源,為什麼沒問題?要知道他們之間在地緣上相距甚遠,不見面就不容易起爭執。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出,英、美在很多地方是不大愉快的──長命的知名影集《六人行》裡就說的淋漓盡致:「沒有我們美國人你們英國人早變成德國人了」;而英國人最大的娛樂則是,嘲笑美國人粗魯沒文化。這兩國要是比鄰而居,恐怕不會太好相處。
  《六人行》裡甚至有一段話說:「我相信南方人遲早會獲勝」,這就是美國,南北戰爭的陰影從來沒消失過。

  手足的分離往往是經由一場悲劇,但其後便越分越遠,猜忌越來越深。分合不是重點,猶太人早已失去迦南美地兩千五百年,四處流浪,卻堅持在各地落地卻不生根,非得要回到那應許之地。相同的,阿拉伯人也完全不能相信以色列人只想要一小塊地,於是不信任的猜忌讓雙方血流成河,如果沒全數斬草不留根全數一個不剩的打死對方,我相信這戰爭會延續到世界終了。
  我相信(非確信)一件事情,那就是兩岸猜忌並不會因時間而痊癒,反而會擴大。任何善意的行為只會導致更大的猜忌。到某個臨界點時,終必一戰──陳水扁總統此次談話明顯的透露出善意,但結果呢?大陸當局大概不曉得李登輝先生給予陳總統的壓力,我相信陳總統在這種壓力下的國慶談話必然是很委屈,但受到的待遇卻只有一句話。
  這就是信任危機了,台灣也不會相信大陸說的種種,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間的合約不是形同具文?在沒有互信基礎下,所有條約都是垃圾,拳頭決定一切。大家今日在這爭那個合約內容如何,那有什麼意義?存在主義最基本的定義就是──活下來的就是道理,日本、德國戰敗後立刻被廢除他們之前所定的任何合理或不合理條約。
  有時想想,我的孩子,與孩子的孩子在未來兩千五百千年裡會像是今天住在中東的那些人民嗎?只因為認同問題就必須走向沙場,無論是成為勝利者還是游擊隊,流別人的血還是流自己的血。無論道理多麼龐大,多正義,但需要流血的正義都是偽善的──需要流血的統一,以及需要流血的獨立,鼓吹這些的人都是哈米吉多頓後必須被審問的頭號戰犯。
  我不希望過這樣的生活──你不知道從哪飛來一顆子彈打碎你的腦袋,公車可能被藏有炸彈,公路上到處埋著地雷,連空襲警報都沒有的永無寧日。如果這就是自主或民族大義的代價,我不想要;瞧瞧以色列今天的苦果,那算是真正的成功嗎?

謬西 2004.10.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