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名:Infernal Affairs
片  名:無間道
發行日期:2002
類  別:劇情 / 犯罪
片  長:101min
導  演:劉偉強、麥兆輝
主  演:梁朝偉
     劉德華
     黃秋生
     曾志偉
     鄭秀文
     陳慧琳
     陳冠希
獲得獎項:台北金馬獎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效、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提名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剪輯、最佳視覺特效、最佳動作設計
     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接、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音效、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動作設計
IMDb  :8.1/10 (38,131 votes) http://www.imdb.com/title/tt0338564/

  首先,得先聲明這是以一個寫作者的眼光來看電影,全然不同於我們熟知的那種影評。用寫作眼光來看電影與一般影評有什麼不同?前者可能允許我們較理想化些,也較挑剔些,評論目的為得是幫助自己或其他愛好寫作的朋友們增加寫作功力;而後者才屬那種能指引對想觀賞好電影觀眾的論述……也就是說,此篇評論並非真正「影評」,反類似「文評」,之前我曾寫過《2001 太空漫遊》以及《瑪歌皇后》兩篇「半影評」,很感激讀者能理解我與一般影迷們觀賞電影時在眼睛與腦袋的不同之處。

  縱然我曾撰文對此片有許多類似「絕望」的批評,似乎此片全無半點優點;但若以此偏頗之說斷言此片全然不值一看,並不是負責、且公允的態度。我永遠相信一件事情,人若成功絕對有他道理,所以《無間道》之所以賣座定然有其鉤住人心的地方,不全然是靠梁朝偉以及劉德華的臉。這點其實很重要,有許多搞純文學的作家喜歡嘲笑通俗作家們媚俗,要知道,嘲笑的本身有時就是一種不自覺的媚俗。
  在我心目中,《無間道》是部相當成功的「商業電影」。「商業化」的東西永遠是帶著些膚淺,但與藝術電影相較,又不失與群眾實際貼近。反之,我們在看藝術電影或純文學作品時,老感覺觀賞、閱讀的本身是一種折磨,邊看、邊讀還得邊寫筆記翻參考書……於是,要怎樣抓出流行的「點」使之「深刻」?這是身為寫作者最重的功課,村上春樹是我知道作家裡最成功的。
  整體來說,我對《無間道》這部電影算是挺喜歡的,我想這喜歡主要是出於「平實」二字。華人電影商業片一般來說好灑狗血,在弄不出好萊塢需花大錢的大堆頭飛車特技、電腦特效下,廉價的眼淚、汗水、血漿、子彈便飛滿銀幕。只是《無間道》在這方面作得很收斂,非常收斂,有幾許經典電影的架勢了。
  這片子在許多段子裡都可見到巧思,尤其是傻強中彈死前的那一部分(雖然這段後幾句話有點狗血嫌疑),可謂是華人影片近些年來的經典片段,而整部《無間道》最棒的也就是這段。其實整部電影導演都試圖將情緒架構在一種單純的感動中,放棄大悲大喜的敘事方式,讓觀眾的感動能被延伸到電影院外。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也是大部分商業電影或是通俗文學很容易泡沫的原因。商業電影在過份刺激了觀眾眼睛、腦袋後,往往只能將這刺激留在電影院裡,當燈光一亮,觀眾步齣電影院時立即忘了一切投入真實世界;書籍也是一樣,作者要怎樣讓讀者合上書後還感覺未曾離開?
  雖說整部《無間道》沒有亮麗到不行的地方,但這其實就是它的優點。老實說,這部片子講的是個「傳奇」,「傳奇」要比一般「偶發事件」更討觀眾注目,但很難讓人相信會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而《無間道》做到了這點,故事裡的人物都屬於傳奇中的小人物,陳永仁與劉健明都不是英雄,都只是想討生活、想活命的下層飲食男女。
  「偶發性」與「英雄」是大部分故事裡的最重要元素(沙特曾這樣認為),而《無間道》充分的抓住了這兩個要點:英雄不是天生無敵的,其實英雄並不想當英雄,英雄的來源是出於偶發性事件。
  好萊塢裡的英雄多半是脆弱的,因此,當英雄被壞蛋折磨時你才會感受到痛。阿諾在「終結者」系列外表現都不甚好,一般評論認為他太強壯了,所以在遭遇危險時你完全不擔心他可能死亡……「007」系列電影也是這樣。
  這種觀念我們可以帶進到流行文學裡的「羅曼史」或「玄幻」類中。因為主角太帥、太有錢、太聰明、武功太高、運氣太好,所以無論作者設計出多麼可怖的危難,讀者都無動於衷的不會憂心。相對的,當主角千辛萬苦奪得美人歸或取得天下後,讀者並不真心為之快樂反而有種鬆口氣的感覺,你終於結束了!
  你知道嗎?這就像說個想嚇人的鬼故事卻沒人被嚇,想說個笑話卻沒人發笑,你才說一半聽眾就幫你接完另外一半。

  接著,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提一下關於「無間道」的這個概念。
  我不清楚《無間道》這電影是先有故事,然後再依著故事去尋找主題;還是先有「無間道」這想法,再去建立一個雙臥底的故事。雙臥底的情節在好萊塢早演爛了,《變臉》即是其一,而《無間道》成功的在聳動又俗爛的故事中添加了「深刻主題」……即使這「深刻」有點兒做作、有點兒虛偽,但起碼觀眾感覺自己在看過電影後變得有了些氣質,也跟著「深刻」起來。
  或許這是《無間道》賣座最大原因,因為它脫離了「兄弟情意」、「男女私情」這些老套元素,建立了個新的、更深入的意境……
  華人電影與通俗文學最讓人難以忍受的就是,把膚淺寫在臉上、刻在封面。我有時會想,人長得醜是天生沒辦法的事情,但即使你不讀書充實內涵至少也該化個妝打扮,或動個整型手術什麼的,就這樣大辣辣想出來騙錢也太大膽了。

  節奏是這部影片最成功的地方,雖然離好萊塢影片還有段差距,但已經可以感覺到那種強弱有序的流暢。
  無論電影或是文學,最難讓人忍受的就是那種打著藝術旗幟而視讀者、觀眾於無物的。許多名片、名著……我們就拿那些文學獎的得獎作品來說吧,雖然它們對藝術的堅持是偉大的,但創作起初就沒打算讓讀者好過,一句話總要讀者耐心咀嚼個三遍後才能勉強懂上三分。我滿喜歡沙特說的一句話,他說期待在他死前,有人能告訴他,他寫的那些東西到底是在說些什麼。
  華人的創作世界通常是兩極的:要不就是藝術到不屑跟你玩節奏這種媚俗玩意;要不就是讓你像是吃了威而剛一樣從頭亢奮到底。
  比起過份講究藝術的作品來說,我情願去接觸那通俗些的。我始終認為,一部想要成功的作品應該是構築在通俗之上,然後再多加一點「其他」,也就是人說除了「叫座」你還得還要「叫好」;而《無間道》正巧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比一般通俗電影多上了一點點「其他」,而這一點「其他」將其帶上了成功。

  我並不認為《無間道》會成為多經典的華人黑幫影片,其歷史地位很難超越《英雄本色》;但它確實帶來了一種新希望,也就是在打殺之外,在之前《英雄本色》的「黑幫情義公式」外有了些新的意思。關於這點新的意思會帶來多少影響?我們目前還看不出來,或許只會如《英雄本色》一樣帶來數十年畫皮不畫骨的仿品。

謬西 2004.07.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謬西 的頭像
    謬西

    瘋狂打字工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