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第五章 論寫作》四節

  這節是最讓人振奮的了,光只是閱讀此節就值回了你買這本書的錢。雖然還是有許多地方翻譯的曖昧不明,但史蒂芬.金想要表達的整體概念卻很清楚,不清楚的只是些旁枝末節,忍耐一下就過去了。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玖、《第五章 論寫作》二至三節

  「『多看、多寫』是成為作家重要的原則……」這段話是第二節一開始時就明白的被標了出來。我相信(也願意相信),之所以會想要寫文章的人大多來自於喜愛閱讀(含,閱讀那些垃圾作品)。所以,要作家們在「多看」這部分大概沒大問題(在網路時代,反而是看太多垃圾的問題才大),這其中較有問題則在寫。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捌、《第五章 論寫作》序至一節

  這一章是全書的精華,篇幅也佔了全書的一半,從這章開始史蒂芬.金將會說出他所有創作的經驗。其實我喜歡這書的原因是,史蒂芬.金不是個愛說大道理的人,他談的不是理論,而是經驗,他個人的經驗。還有另一點是我佩服他的,他一直都很樂觀積極,他一直相信每個人都能成為好作家。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柒、《第四章 工具箱》四至五節

  第四節談的是「段落」。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第四章 工具箱》一至三節

  這三節(或者應該說是兩節?因為第三節消失了,第二節後緊跟的是第四節……又是個沒法讓人原諒的可笑錯誤)說的大多與中文寫作關係不大,例如史蒂芬.金在這大力的鼓吹要作家們重視文法(他說的當然是英文文法,史蒂芬.金曾經擔任過文法老師)。所以這裡我想談的是,我從閱讀他文後衍生出來的其他想法。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伍、《第二章 寫作是什麼》

  整個第二章有點像是前言。很特殊的寫法,在第二章才回過頭開始整篇文章……你不能不佩服史蒂芬.金的技巧,好的技巧與豐富的經驗會讓文章加不少分數,這技巧並不少見,但是用得像他這樣大膽與成功卻是不多(通常這種寫法第一章都很短,而本書的第一章竟然有八十頁,是全書的三分之一)。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肆、從《第一章.廿八節》到《卅八節》

  首先要說,不知道是什麼動力讓我繼續寫這「讀後筆記」,這文章共發表在五個網站,於「明日新聞台」處約有一兩百人瀏覽,其餘網站都只是個位數罷了……當然,我的野心是打算將這系列「瘋子作家」文章集結出書,事實上,到這筆記寫完、,再加上我一些其他關於寫作文章,總字數應該會超過八萬,同時也有出版社表達了相當的興趣……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些我自己為很用心的筆記似乎並沒有太多人願意去看。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從《第一章.廿節》到《廿七節》

  從本章的第廿節,史蒂芬.金開始描述他的另一種個性,是屬於較黑暗部分的個性,這種個性其實出現在大多數好作家的身上——敏感,一種近乎病態的敏感。在第一章結束前,史蒂芬.金用了大量的文字來記敘他的酒癮、藥癮甚至毒癮。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貳、從《第一章.十五節》到《十九節》

  在《第一章.第十五節》裡,史蒂芬.金這本書終於給了我們第一個明確的雲柱、火柱,這讓我感覺到神的降臨——「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寫作 我的作家生涯》(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是由當代「最暢銷的通俗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所著,這是一本教導寫作,或告訴你什麼是作家的一本實用書籍。
  我不知道此書有幾個譯本,好像不只一個,而我手上這本是曾靜瑤與高美齡合譯並由「商周出版社」出版的。雖然我沒讀原文(這純屬英文能力問題),但這本用來教寫作的書竟然能翻譯到如此之拗口難懂,且錯字連篇像是完全沒有經過校稿……真是件讓人難以理解的事。(難道「商周出版社」沒想過,會看這本書的讀者群保證會很挑剔嗎?)
  在看這破碎的「讀後筆記」之前,我「強烈」的建議你先擁有這本書,在網路上剛傳聞已出中文版時我立即就訂購了,薄薄的一本兩百來元相當的不便宜。不過十分鐘前我在「博客來網路書店」查詢到的標示是——「絕版」……這點我沒感到太多的意外,因為通常好書比爛書要來的容易絕版。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