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名:貧民百萬富翁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 一百萬零一夜
片  名:Slumdog Millionaire
發行日期:2008
類  別:劇情 / 愛情 / 勵志
片  長:120min
導  演: Danny Boyle(丹尼.鮑爾)
主  演:Dev Patel(戴夫.帕托)
     Ayush Mahesh Khedekar(阿什.馬赫什.舍德卡)
     Tanay Chheda(塔奈.切赫達)
     Freida Pinto(芙蕾達.平托)
     Rubina Ali(魯比娜.阿里)
     Tanvi Ganesh Lonkar(坦維.甘尼許.隆卡爾)
     Madhur Mittal(麥活.米泰爾)
     Azharuddin Mohammed Ismail(阿扎魯丁.默罕默德.伊斯梅爾)
     Ashutosh Lobo Gajiwala(阿修託許.洛勃.加吉瓦拉)
     Anil Kapoor(安尼.卡波爾)
     Irfan Khan(伊凡.卡漢)
     Mia Drake(米婭.德雷克)
     Imran Hasny(伊姆蘭.哈斯米)
獲得獎項:奧斯卡獎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原創歌曲、最佳原創配樂,提名最佳原創歌曲、最佳音效剪輯
     金球獎獲得最佳電影(劇情類)、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原創配樂
     英國電影學院獎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音響、最佳音樂、最佳剪輯,提名傑出英國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女配角、最佳美術設計
     凱撒獎提名最佳外語片
IMDb:8.3/10 (201,729 votes)  http:// imdb.com/title/tt1010048/

  在看這部電影前,最好請暫且將你個人所堅信不移的道德良心或國族大義或政治立場或宗教信仰等等「信條」從腦海裡遺忘掉。請放心,只是暫且遺忘而已,保證不會因此對你腦部造成永久性傷害的。
  首先,請不要太在意所謂的「西方的優越感」以及「西方式的正義感」:
  本片上映後,在印度引發了不小認為被西方優越感「侮辱」的抗議。這是可以理解的,誰都不喜歡自己家鄉被人拍成這樣。但從另個角度來說,也因為我們能夠理解這種對自己鄉土的愛護之情,以致於就不敢隨便認為導演恨印度人,是故意挑著孟買貧民窟拍攝,也不敢一口咬定印度沒有這些社會問題。
  在抗議被侮辱的同時,另個源自於西方式的正義感又冒了出來,他們認為本片在前半部時拍得西當振奮人心,充分表達出「對極權主義的控訴,對畸形社會形態的揭露」(會不會看著有點頭暈);可後半部風格一轉,卻成了部只有電視劇水準的萊塢式世俗神話——他們認為本片缺乏某種解決印度社會問題的誠意,以致於失去了深度昇華的可能性,成為標準的腦殘勵志電影。
  其次,延伸前述論點,請徹底忘掉本片導演丹尼.鮑爾曾執導過《猜火車》(Trainspotting)這部電影。《猜火車》與本片從根本上就是完全不同的電影,那時丹尼.鮑爾不過是個剛出道的新銳導演,現在則是擁有大把預算的全球知名大導演……所以將兩片硬要混在一起,對本片與《猜火車》同樣都不公平。
  最後,綜合以上兩點,請別太深究這部電影底下所藏著的隱喻。電影本身或許談到了很多隱喻,但老實說全無新意,導演或編劇打從開始就沒打算去深入那些不能深入的東西。於是本片就只泛泛地說些種族衝突、階級矛盾、城市化的後遺症、黑社會的暴力問題、兒童虐待、刑訊逼供等等;看似什麼都提到都沒疏忽,實則沒一樣談得夠深……個人認為,如果真要深入探究這部電影在談些什麼,反會令人看不下去,倒不如就當成部熱鬧的愛情電影來看就好。

  本片基本上是《奧德賽》(Odýsseia)的另種表現形式。事實上,西方很多小說、電影都是以《奧德賽》來做原型的:最直接的大概就是《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了,乾脆用奧德賽(Odyssey)來當片名;六七年前的電影《冷山》(Cold Mountain)則更是不客氣的用力抄下去。
  奧德賽是個講述旅行以及歸鄉的冒險故事,在本片中,可以視主角的整個成長史為旅行,視女主角為主角最後想要回歸的家鄉。如同奧德賽所經歷的,主角在他人生旅途當中自然也會遇上許多奇奇怪怪的磨難……這類小說或電影亦可稱之為魔幻小說(電影)。
  在魔幻小說或電影裡,故事裡的奇遇可視為不需解釋的必然現象,不需深究,也就是千萬不要對故事的合理性太過認真(有誰清楚村上春樹的羊男是什麼)。這類故事講的是隱喻——如果你過份專注於《奧德賽》裡的獨眼巨人、女妖,就很難弄清楚荷馬想要表達的更深層的意思。
  可前面我才提到說,怕你倒盡胃口,所以千萬別嘗試想去瞭解本片的內含隱喻……那麼,失去隱喻的魔幻電影,還剩下些什麼值得觀賞的呢?這兒讓我們重複一遍:如果你過份專注於《奧德賽》裡的獨眼巨人、女妖等,雖然很難弄清楚荷馬想要表達的深層隱喻,可你一樣可看到個熱鬧非凡的英雄冒險記。
  於是,讓我們拋開隱喻,就只看這故事裡的熱鬧部分吧。
  但光是熱鬧也沒意思,好萊塢一年出品有三四百部電影,絕大部分都是熱鬧加上愛情……本片到底是特殊在哪,以致於如此受到影評人的青睞?
  大部分《奧德賽》式的故事都是平鋪直述,一個事件接著一個,於是很難讓所有串連起來的事件彼此相關。例如《冷山》這部電影,它所有的奇遇都是獨立故事,又與其他奇遇毫不相干。而本片卻相當有創意地用審訊方式道出破碎的回憶殘片,又回溯到問答題目,再將所有一切組成主角人生(整個旅途)。
  本片之所以成功,編劇無疑地是第一功臣。
  當然不只有編劇成功,片頭那段警察追小孩的段落就很吸引人,相當乾淨俐落的鏡頭。不過關於電影技術方面我完全不懂,只知道音樂很好聽,知道畫面快速地在主角童年與問答現場間切換毫無冷場等等,卻談不出其所以然來。

謬西 2011.04.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