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名:費城故事 / 歡喜新寵 / 舊歡新寵
片  名:The Philadelphia Story
發行日期:1940
類  別:劇情 / 愛情 / 喜劇
片  長:112min
導  演:George Cukor(喬治.庫克)
主  演:Cary Grant(卡萊.葛倫)
     Katharine Hepburn(凱薩琳.赫本)
     James Stewart(詹姆斯.史都華)
     Ruth Hussey(露絲.赫希)
     John Howard(約翰.霍華德)
獲得獎項:奧斯卡獎獲得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女配角
IMDb:8.3/10 (29,812 votes)  http:// imdb.com/title/tt0032904/

  雖然我有時會突然神經病地想看老電影,但基本上是不碰黑白片的,感覺節奏上慢到不太能接受……我知道這是偏見,但誰沒有偏見呢?也因此,這片VCD收在櫃子裡好久了,連保護封套都沒拆開。
  總而言之,我還是看了。不敢說從此一改對黑白片的偏見,但起碼以後會去試試那些掛在百大電影裡的老黑白電影了。

  如果除去不是彩色電影(每回卡萊.葛倫稱凱薩琳.赫本紅髮姑娘時,都感覺怪怪的),再除去電影裡無論男女都愛戴著帽子,本片在任何方面都與現在的好萊塢電影無異,並且遠遠勝過。但也可能因為是文藝愛情電影,沒有動作或特效場面;反過來說,現在電影也只贏在特效,在扣掉特效優勢後……
  本片故事非常通俗,就是二女三男愛情爭奪戰這樣。雖說是有著二女三男多角戀情的聳動題目(在1940年時,這夠聳動的了),外加凱薩琳.赫本的家庭背景讓人感覺她像是女權運動的化身;可本片只是虛晃一招,反而有鼓動大家走回傳統婚姻的嫌疑——女人應該當的就是女人,該被人疼愛的小女人。
  本片還略微提到了點窮人與富人間的階級對抗,但也只是點到為止——凱薩琳.赫本這富家女的生活是挺豪華的,但卻沒沒感覺出詹姆斯.史都華這窮小子有無助到需要大發議論的程度。最後,也沒看出窮富之間是怎樣達成了協議;總之,就莫名其妙地世界大同了。
  所以對一些希望能在電影裡悟得人生大道理的朋友們來說,請忽略本片,別浪費了您寶貴的時間。
  本片說故事的手法並不特殊,就是非常傳統的平鋪直述,然後使用了非常大量的對白(因為是舞台劇改編),有點像是《六人行》(Friends)那種情境電視劇。也因為這樣,對白設計變得非常重要,演員的演技也是硬碰硬就這樣攤在那兒。在這兩點上,觀賞本片可說是全然享受,一個多小時忽地就過去了。
  其中對白又是本片最精彩的部分(當然,也要有如凱薩琳.赫本這些好演員能如機關槍般地把對白掃出來才行)。本片想要表達的幾乎全在犀利、睿智並且詼諧的對白當中,不是肢體派的笑片,如果細看,真的是句句經典,像是:「不,我窮到沒錢恨人,我只是個攝影師……」這類。
  如果你是個喜歡寫小說的人(尤其是愛寫歡樂點的小說的朋友),建議你一定要好好研究本片,細讀那饒富機智一句扣著一句的對話,絕對會有很大幫助的——對白是很多作家的缺點,什麼都寫得不錯,一遇到對白就整個垮掉了。

  再說本片演員……按說演員沒什麼好介紹的,但本片演員都過世了,且個個都是嚇人的一等一傳奇人物。
  卡萊.葛倫在美國電影學會的AFI百年百大男明星‎排名第二。不過本片因為角色限制,所以沒有太大表現。據說選角前卡萊.葛倫有優先權可在兩個主角中任選一個,出意料外地他選擇了較沒發揮餘地的前夫角色。
  卡萊.葛倫在本片的片酬是破紀錄的十萬美金,後來全捐出去了。
  好萊塢最特殊的傳奇人物詹姆斯.史都華在美國電影學會的AFI百年百大男明星‎排名第三。在本片裡他飾演個憤世嫉俗的記者(其實一心想當個專職作家)……舉止有點笨拙,是個跟身邊有錢人們格格不入的窮小子,感情在攝影師女友與富家女凱薩琳.赫本間猶豫不定。
  詹姆斯.史都華也以這個角色奪得奧斯卡影帝。
  傲慢的凱瑟琳……凱薩琳.赫本,共獲得4次奧斯卡影后、12次提名(直到2003年才被梅麗.史翠普的13次打敗,但凱薩琳.赫本被提名的全是女主角),被美國電影學會評定為美國影視史上最偉大的女演員。
  本片從開始就是為她量身訂做的,最早是舞台劇(也是由她擔任主角),後來那個富可敵國的霍華.休斯買下電影劇本版權當禮物直接送給了她。本片凱薩琳.赫本的片酬是票房45%收益,後來本片在北美狂賣了三百萬美金。

謬西 2011.04.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