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名:猜心 / 面紗 / 愛在遙遠的附近
片  名:The Painted Veil
發行日期:2006
類  別:劇情 / 愛情
片  長:125min
導  演:John Curran(約翰.卡蘭)
主  演:Naomi Watts(娜歐蜜.華茲)
     Edward Norton(艾德華.諾頓)
     黃秋生
     Liev Schreiber(李佛.薛伯)
     Toby Jones(陶比.瓊斯)
     夏雨
     馮礫
     呂燕
獲得獎項:金球獎獲得最佳原創配樂
IMDb:7.5/10 (28,656 votes)  http://imdb.com/title/tt0446755/

  1925年6月28日陸小曼在日記裡寫道:「因為沒有氣力所以耽在床上看完一本《The Painted Veil》,看得我心酸萬分;雖然我知道我也許不會像書裡的女人那樣慘的。書中的主角為了愛,從千辛萬苦中奮鬥,才達到目的;可是歡聚了,沒有多少日子男的就死了,留下她孤零零的跟著老父苦度殘年。摩!你想人間真有那麼殘忍的事麼?我不知道為什麼要為故人擔憂……」
  或許是正陷於與徐志摩的熱戀當中,陸小曼在讀《The Painted Veil》時明顯地一相情願地將情節、人物等投射到自己身上了……有趣的是,雖然陸小曼一整個的誤讀了《The Painted Veil》,可80年後拍攝的電影卻幫她翻了案,表示人們其實喜歡的正是這樣的個故事。

  這是部關於愛,恨,復仇,寬恕,感情昇華的電影。有人認為結尾時吉蒂終於愛上了沃特,我個人覺得有待商量,或許她只是清楚了家庭的本質,家庭裡的成員必須站在同一陣線,即便她愛查理,對這家庭來說查理也是外人。
  我一直認為毛姆是個再典型不過的英國人了,例如尖酸刻薄、有仇必報等等,看他寫的《人性枷鎖》就知道他不是個心胸夠寬大的人了。
  原著裡的沃特並非是因為高尚情懷而去疫區,是為了報仇想讓吉蒂死在疫區而已;而直到沃特死前,吉蒂也沒愛上沃特;同樣的,即使吉蒂再怎樣誠心道歉,沃特到死也沒原諒吉蒂;沃特死前的最後說的不是「原諒我」,而是「死的卻是那狗」,語出高爾德.史密斯的《輓歌》,大致是感傷兩人終究沒法相處;倖存的吉蒂孤身回到英國後,繼續跟查理混在一起,孩子也是查理的種……
  我認為偉大作家都有共同點,就是不作夢,或是喜歡把愛作夢的讀者一棍敲醒。如你分析張愛玲與瓊瑤家的差別就可清楚知道,張愛玲是不作夢的,在她筆下的主角個個現實刻薄,以讓自己活下去、活得舒適為第一目標,之後才去考慮別人——這才是現實人生裡的道德啊。
  此外,書裡的主角或內容多多少少地會表現出作者的個人生活。在《毛姆的祕密生活》(The Secret Lives of Somerset Maugham)一書裡提到毛姆與他前妻西芮(Syrie)間的戰爭(很大一部原因是因為毛姆是同性戀)……勉強維持十一年的婚姻關係只讓毛姆更恨西芮(或許是更恨女人更恨婚姻),甚至死後連遺產都不肯分給他與西芮生的女兒。因此有人說,女人在毛姆的小說裡一旦成了主角,就很有可能會變成毛姆個性的犧牲品。
  被稱之為人性大師的毛姆的小說自然是不會違反人性的,起碼不會違反他自己的人性。因此在他小說裡,愛情永遠不會是解決問題的萬靈丹……於是如一個正常人般,沃特怎樣也難以原諒吉蒂,吉蒂也只會尊敬沃特而非愛上他。
  但電影與小說不同的是,電影有更多需要諂媚觀眾的不得已。當然,暢銷的作家也有著同樣問題(在我們這商業時代)……所以不是愛情羅曼史不好,不是暢銷作家寫出的作品爛,而是他們已失去創作真正符合人性作品的權力。

  相對於原著,本片更多了些女權主義的伸張——在:「如果一個男人不能讓一個女人愛上他,那是他的錯」與「女人不會因為男人是一個好人而愛上他」兩句話裡,男主角的錯似乎要比女主角還要多些。但同時也清楚勾勒出男主角的「好人」形象,為他的「同歸於盡」做出了翻辯解,看來就沒這樣卑鄙了。
  也因此,大概看了頭你就知道沃特要死,吉蒂會悔改,沒啥懸念。
  電影有個滿成功的改編,就是沒說明吉蒂肚子裡的孩子是誰的,讓觀眾自己猜測。會這樣改寫自然有其不得不的苦衷……首先,時間壓縮的太緊,沒法讓吉蒂到梅譚府後才懷孕;其次,本片已從原著的報仇改為寬恕,必須讓結局留下一絲溫暖的可能性。但這開放性的結局又遠比直說孩子是沃特來得好,也沒偏離原著太遠。
  前面我也說了,我不認為吉蒂最後愛上了沃特,她是學會了尊敬,尊敬生命,尊敬婚姻,這尊敬讓一切都昇華起來。相對的,對什麼都不尊敬的查理,在吉蒂眼裡就變成了個無足輕重的猬瑣的小人物了。
  關於婚姻裡的愛情觀,就有點像是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白流蘇最後真愛上了范柳原嗎?恐怕不是,從結尾時流蘇慶幸自己是「名正言順的妻」就可看出一二,妻子跟愛情間其實是有很大差異的。

  本片裡兩位主角的演出可圈可點,尤其是艾德華.諾頓。黃秋生表現的也算平穩。差的是那些演中國人的臨時演員。這是部中美合作的大戲……確實,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講述到華人時比較能不犯錯的電影,起碼沒出現粵跟北京話相談甚歡的場面。但20年代梅譚府的老百姓都能說出一口純正的北京話嗎?沒幾句台詞,為什麼就不能用廣西口音呢?相對西方影評就對本片主角艾德華.諾頓的英國腔是否道地提出嚴重批評。
  本片裡,中國人還是嚴重地被扁平化(包含那個出現30秒的詭異督軍,以及被裝扮的像是個女妖的呂燕——老外大概以為這樣才是「東方美」吧)。電影裡中國人的悲傷、憤怒、歡喜看來都很呆滯,像是群背後有人牽線的木偶,讓人以為中國人就是如此一群分不出面孔的螞蟻們。

  本片《The Painted Veil》台灣翻譯成《猜心》,其實不算有錯,但為何這樣大費周章,不乾脆像對岸直譯為《面紗》呢?「The Painted Veil」其實是有典故的,以致於《猜心》在信、達、雅三方面都全不及格了,台灣的翻譯啊……
  至於《The Painted Veil》的書名,是出於雪萊的《別揭開這畫帷》:
  別揭開這畫帷:呵,人們就管這
  叫作生活,雖然它畫的沒有真像;
  它只是以隨便塗抹的彩色
  仿製我們意願的事物——而希望
  和恐懼,雙生的宿命,在後面藏躲,
  給幽深的穴中不斷編織著幻相。
  曾有一個人,我知道,把它揭開過——
  他想找到什麼寄託他的愛情,
  但卻找不到。而世間也沒有任何
  真實的物象,能略略使他心動。
  於是他飄泊在冷漠的人群中,
  成為暗影中的光,是一點明斑
  落上陰鬱的景色,也是個精靈
  追求真理,卻像「傳道者」一樣興嘆。

PS. 身為那時代第一暢銷作家的毛姆曾謙虛說自己:「我只不過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個。」有趣且尷尬的是,英國著名傳記作家、文學評論家利頓.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稱《The Painted Veil》是:「「二流小說中最好的」。

謬西 2011.04.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