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名:登峰造擊 / 百萬金嬰 / 百萬美元寶貝
片  名:Million Dollar Baby
發行日期:2004
類  別:劇情 / 運動
片  長:132 min
導  演:Clint Eastwood(克林.伊斯威特)
主  演:Clint Eastwood(克林.伊斯威特)
     Hilary Swank(希拉蕊.史旺)
     Morgan Freeman(摩根.佛裡曼)
     Jay Baruchel(傑.巴魯契)
     Marcus Chait(馬庫斯.蔡特)
     Lucia Rijker(露西亞.萊卡)
     Brian F. O'Byrne(布賴恩.奧布內)
     Margo Martindale(瑪格.馬丁戴爾)
獲得獎項:奧斯卡獎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配角,提名最佳男演員、最佳剪輯、最佳編劇
     金球獎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劇情類),提名最佳電影(劇情類)、最佳男配角、最佳電影歌曲/音樂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女演員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獲得最佳導演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獲得特別成就獎——克林.伊斯威特
IMDb  :8.2/10 (155,573 votes)  http://www.imdb.com/title/tt0405159/

  其實我不很喜歡克林.伊斯威特。他主演的角色通常就是那一百零一種模樣,感覺就像是1964年《荒野大鑣客》(A Fistful of Dollars)裡的喬,在這四十來年裡使用各種化名穿越時空鑽進近卅部電影中繼續活著奮鬥著。所以,如果你不在乎劇情只想觀賞克林.伊斯威特的演技的話,隨便選他主演的任何一部電影都無甚差別(或許後期的演技較內斂更成熟了些)——因克林.伊斯威特演的就是克林.伊斯威特自己,所以保證能有一定水準。
  關於這位傳奇人物所導演的電影,個人評價也是一樣,就是中規中矩,就是標準的克林.伊斯威特模式——絕不花俏,不作弄觀眾故事清清楚楚地讓你一看就懂,該緊張時你會緊張而不會突然笑出聲來,該笑時通常都有點不大好笑……可說是毫無驚奇,是掛了金字招牌千年如一的中上水準。
  或許這就是硬漢作風?老子就是這樣,不隨著風尚搖擺,不高興看我電影就趁早搬著屁股滾離我的視線!
  可《登峰造擊》讓我狠狠地咬到自己舌頭。
  不是說克林.伊斯威特不再演克林.伊斯威特他自己了。他的演出還是一樣棒,也一樣老套,一樣了無新意。也不是說他的導演風格變了。本片一樣是中規中矩,不耍花招,跟他導的其他電影沒有兩樣。
  關於本片,與之前克林.伊斯威特導的電影沒有任何不同,就是最大的不同之處了。如果本片導演不是克林.伊斯威特,好萊塢大概再也找不出第二個能在這樣大好機會中不大灑狗血地拍攝此片的了……這部電影劇情是這樣適合催淚,要是讓我們偉大的史蒂芬.史匹柏大師執導的話,保證能讓你在劇情進行到後三十分鐘時哭濕三條手帕。
  有時,眼角微微濕潤要比嚎啕大哭要難,也深刻許多。

  本片雖然是講個女拳擊手的奮鬥歷程,但又與《洛基》那種浮面的純粹勵志,或《蠻牛》深沈的自我救贖完全不同,大約是夾在兩者之間。大概是為了想有別於以《洛基》為首的運動電影「夢想,努力,成功」三段式的模式,也可能單純的就只因為主角是打起來很難表現出力與美的女人,所以並沒刻意著力在拳擊鏡頭上(打最刺激的,竟然是片頭那位配角男拳擊手),簡直要比《蠻牛》還要儉樸三分……絕大部分都是女主角三兩下就輕鬆「擊倒」對手。
  拿掉了連《蠻牛》都免俗不了的拳拳見血的精彩搏鬥場面後,本片便很難說是部血統純正的運動電影了。事實上,「拳擊」也非本片想要關注的重點,本片主要想談的是:該怎樣面對「人生目標」,同時也談到「親情」,談到「責任」,談到「誰有權來決定人的生死」……也就是「安樂死」。
  其實只需要談最後一項就好:「誰有權來決定人的生死」;因為這就牽扯帶動到飾演教練的克林.伊斯威特與女主角希拉蕊.史旺間的「親情」、「責任」,還有關於希拉蕊.史旺的「人生目標」了。
  我個人是同意安樂死的。當然,這絕不表示我有這個勇氣去幫誰拔掉呼吸器,同意與勇氣完全是兩回事情;相對的,不同意與沒有選擇非做不可也完全是兩回事情。
  我做過最類似的決定是在我母親過世前兩天,主治醫生訥訥地問我是否願意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他是這樣解釋的:癌細胞已經深入到母親全身骨骼裡,萬一需要心肺復甦幾乎一定會壓斷胸前肋骨,且無論再努力也只能多活……我沒聽完他的解釋,搶過同意書就簽下名了。
  「人們高呼我的名字…喔,不是我的本名,是你幫我起的那該死的名字;可他們是在為我歡呼。我上過雜誌。你以為我以前做過這樣的夢麼?」被截肢失去條腿的希拉蕊.史旺向克林.伊斯威特哀求著,「我已得到了我想要的,全都得到了。別讓他們從我身邊一點點地奪走,別讓我一直躺在這,直到聽不見人們的歡呼聲為止……」
  這是最後的尊嚴,讓人能在最後的日子裡活的像是個人。
  不過事情也沒這樣簡單。此片上映後,美國保守派人士大力抨擊,批評本片鼓勵安樂死,是在縱容人們對生命的踐踏(有趣的是,其實克林.伊斯威特是好萊塢極少數傾向於保守派的演藝人員之一)。知名的影評家羅傑.伊伯特為之辯解說道:「我是個天主教徒,無法接受任何方式的自殺;但我認為《登峰造擊》並沒鼓勵自殺,它只是反映出兩個處於某種特定情況中的人的痛苦選擇。」
  如果你想留住她的生命,便等於奪走她賴以為生的榮耀;反之亦然。

  本片之所以大獲成功,除了克林.伊斯威特的導演功力外,有很大一部份要歸功於希拉蕊.史旺以及摩根.佛裡曼倆的精湛演技。
  摩根.佛裡曼上帝角色的旁白(可注意片尾時,摩根.佛裡曼突兀地出現在醫院裡)為本片加了很多分數,甚至牽引著整部片子風格。片頭那段半譏諷似地「人們為何喜愛拳擊論」說道:「人們熱愛暴力,他們會在車禍現場減慢車速觀看死屍。就是這些人宣稱他們熱愛拳擊。他們根本不瞭解拳擊是什麼。拳擊是關於尊嚴的,贏得你自己的……同時剝奪對手的尊嚴。」帶出了整部電影,也帶出了希拉蕊.史旺全心全力想要達成的。
  希拉蕊.史旺在本片裡表現的近乎完美,也因此為她奪得了金球獎與第二座奧斯卡影后。她演活了個不太聰明,有點傻呼呼的,卻堅定、果敢、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平凡女人——「問題是,這是唯一我喜歡做的事情。如果對拳擊來說我太老,那我就一無所有了……」
  或許她刻意讓自己容貌看來普通,但卻無法遮掩住那內在散發出來的美。

謬西 2011.03.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