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名:衝出逆境 / 心海怒嘯 / 光榮時刻 / 安東.費雪
片  名:Antwone Fisher
發行日期:2002
類  別:劇情 / 歷史 / 傳記
片  長:124 min
導  演:Denzel Washington(丹佐.華盛頓)
主  演:Derek Luke(德瑞克.路克)
     Malcolm David Kelley(馬爾科姆.大衛.凱利)
     Cory Hodges(考利.哈吉斯)
     Denzel Washington(丹佐.華盛頓)
     Joy Bryant(喬伊.布蘭特)
     Salli Richardson(莎莉.理察森)
     Leonard Earl Howze(倫納德.厄爾.豪澤)
     Kente Scott(肯特.斯科特)
獲得獎項:獨立精神獎獲得最佳男演員,提名最佳女配角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獲得最佳男演員突破表演
IMDb  :7.3/10 (13,716 votes)  http://www.imdb.com/title/tt0168786/

  好萊塢向來喜歡拍傳記電影,本片又是部根據真人真事拍出的電影,讓我們感覺,真實世界裡的怪事要比小說家筆下的幻想還要奇怪十倍。
  故事是說個壞脾氣的海軍水手安東.費雪,在沒什麼原因下痛扁了一頓階級比他高的同事,且似乎不是第一次發生,以致於得去接受軍方心理醫生的評估。如果我沒會錯意,他接受的只是評估而非治療,也因此只需要三次會面,評估的目的則是用來斷定安東是否適合繼續服役。
  接下來則是一連串現在似乎已落伍的弗洛依德式的心理對談。大致就是使用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來揭開安東心底潛意識的焦慮,在很多電影裡都能看到這類心理談話過程,例如《老大靠邊閃》(Analyze This)。
  不用我講,也不需要進電影院或租DVD,你也能猜到我們的主角安東會像是《凡夫俗子》(Common)裡的那個男孩般拒絕開口,消極抵抗……然後在醫生的循循善誘下慢慢接受,接著病況改善,最終甚至開始依賴、離不開醫生。
  但請不要先下斷語,認為老套。關於心理治療會遭遇到:拒絕、接受、病況改善、依賴等等,幾乎是必然會發生的過程,而本片演的又是真人真事,所以就只能這樣了。難不成還要撒謊嗎?
  幸而,本片重心並不只放在心理治療對談這部分,對談只是個引子。雖然安東童年時經歷真的相當詭異:一個瘋狂的牧師養父,有虐待狂的養母,兩個難以相處的養兄弟,加上個色情狂養姐……可就像前面說的,都是老套,就算再詭異再不可思議,以前電影裡也都演過;即使這心理醫生是由超級無敵黑人大帥哥丹佐.華盛頓飾演,也難以吸引觀眾注意力了。
  事實上,看到一半時我確實有些不耐煩起來,因為所有可能發生過程都在預料之中:他養母當然會凌虐他,他無法接近女人必然是因為童年受到性侵犯,他的好朋友想必然地不會有好下場……毫無驚奇之處。
  可電影後段突然一轉,演出了幕尋根、原諒以及自我救贖之旅。

  牽涉到自我救贖這類的題材很容易會大灑狗血。首度執導,得過兩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丹佐.華盛頓成功地避開了這個陷阱,以非常平淡、平實的方式來敘述安東的悲慘童年;或許是因為淡化,或許是出於劇情的可預料性,以致於對主角的不幸童年感受不到什麼同理心——我看到,也知道你很可憐、很悲哀,可我就是沒法因你的痛苦而感覺到任何痛苦。
  但這樣做也是無可奈何的,也因此才能在後段將劇情慢慢推向高潮。
  本片高潮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尋根、原諒以及自我救贖」。這部分很高明地用了本書《奴隸社會》當做轉折(或許心理醫生真有給安東這本書,且讓他獲得救贖)。這書大概內容是講:曾經受到過奴役迫害的人,一旦翻身得到權力,便會將自己曾受到過的痛苦一股腦地移轉給接替他的下層倒楣鬼,成為個奴役他人的人。一條走向死路的惡性循環。
  簡單說就是:沒有原諒,就沒有救贖,就沒有出路。
  不過最終安東只原諒了遺棄他的母親,卻沒原諒看來似乎改過向善的養母、養姐,這有點出乎我的意料。老話一句,要是這故事是虛擬的,就算是殺父之仇都可以原諒的;因為是真實故事,沒法原諒就是沒法原諒,難不成要他撒謊?

  本片有個嚴重敗筆,就是片尾提到在安東得到救贖同時,丹佐.華盛頓所飾演的心理醫生(軍中醫官)也同時得到了救贖。
  老實說,我一點也看不懂丹佐.華盛頓幹嘛在這突兀地參上一腳,也看不出安東的身心解放幹他與他老婆什麼屁事。片裡,只略略帶過丹佐.華盛頓與妻子間存在有某種緊張(因為無法生育),卻只是點到而已。
  如果拿捏的好,雙線故事當然要比單線來得精彩。可要麼就深入點,要麼就乾脆拿掉這條線;不上不下的,一整個將結尾處的溫馨感人破壞殆盡。

謬西 2011.02.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謬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